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学术动态 >智库观点
智库观点
隋殿志 | 中美高等教育合作:我们能克服挑战吗?
来源:半岛在线     阅读数:233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11-06    分享到:

1730873680195908.png

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副校长

隋殿志

感谢半岛在线 的邀请,很荣幸参加中美高等教育对话会,与各位专家讨论中美高等教育合作。

中美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,近几年面临很多挑战、很多不稳定情形,了解这些挑战可以帮助我们推动更好的中美高等教育合作。我将分享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的四个主要挑战,以及克服挑战的办法。

很多发言嘉宾都提到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历史悠久,早在1849年,就有许多中国学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,这说明中美关系在中美教育合作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当然,这种关系有起有伏,如今正处于一个低谷,但这并非第一次出现低谷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既然是坦诚的交流,我们就必须正视面临的诸多挫折。这是当前的大背景,接下来谈谈四个挑战。

第一,地缘政治的严峻形势,给世界局势和学术交流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。例如,在地缘政治背景下,存在许多关于国家安全的担忧,这给科研经费和研究合作都带来了挑战,双方高校都加强了对科研合作的审查。中美高校中不断出现此类情况,许多新流程和新政策会影响国际科研与学术合作。因此,我们必须关注研究人员面临这些情况,目前存在一个“学术依从性”要求的政策。

第二,文化相互了解不够而造成冲突。例如,中国高等教育层级分明,而美国追求个人主义、自由,这给合作带来了挑战。由于文化和理念上的差异,在中美大学中,学术自由常常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敏感问题,是我们在工作中面临的一个挑战。因此,只有清楚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,我们才能思考解决办法。

第三,全球教育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在与许多老师交流时,我发现他们存在一种二元思维:要么认为中美双方处于对抗状态,要么认为是合作状态。然而,我认为在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中,双方关系应是既合作又竞争。全球顶尖大学都在争夺人才,所以若要开展更好的合作,就必须妥善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。这种关系体现在许多层面,中美高等教育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竞争或合作关系,而是在竞争中合作或在合作中竞争。

最后,资金问题。开展合作需要大量资金,包括搭建科研基础设施等长期且可持续的经费,这是一个巨大挑战。因此,我们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,不能仅依靠政府资源,还要与产业界开展合作。争取产业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经费,从而为可持续的科研合作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。

以上是四个挑战。我们能否克服这些挑战呢?我不会简单地给出“是”或“否”的答案。我比较乐观,认为中美高等教育合作会有更美好的未来。但从中短期来看,我们可能面临诸多地缘政治、经济等方面的限制因素和挑战,可能会遭遇较为重大的挫折。尽管存在挫折和挑战,但令人鼓舞的是,中国仍是国际学生输出大国。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20多万,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留学生来源国。现在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趋势变化,比如印度学生通常选择STEM专业,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选择社会科学专业。

最后总结一下,中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是全球教育合作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。尽管我们面临很多挑战,但是能够增进相互理解、提升合作。在合作中竞争,在竞争中合作,克服诸多挑战。我们的大学不仅是生产知识的,同时也应该作为桥梁纽带,把中美高等教育之桥建设地更具韧性、更加坚实。


【本文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副校长隋殿志(Danial Sui)在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中美高等教育对话会上的主旨报告】


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?

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,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.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

Baidu
map